
身體防護
頭部防護
眼面部防護
呼吸防護
聽力防護
手部防護
足部防護
墜落防護
遮蔽工具
絕緣工具
清潔套裝
個人防護用具
無源自感滅火繩
主動滅火罩
主動滅火帶
主動滅火貼
滅火毯
基本絕緣
輔助絕緣
一般防護
液壓泵
剪切器
剪擴器
擴張器
撐頂器
個防裝備
生命救助裝備
臨時食宿裝備
發(fā)電裝備
照明裝備
通信裝備
交通運輸裝備
工程裝備
工程材料
NFPA 1971是建筑滅火中消防員的全套裝備標準,規(guī)定了建筑火災中消防員著裝的起碼要求,包括安全性能、服裝設計、衣服組件以及配套物品(頭盔,手套,上衣,褲子,鞋靴)的全面檢測。其中,TPP測試法是通過測定熱源經織物及其他材料表面到達人體,導致二級燒傷度所需要的熱能,以此來評價織物的熱防護性能。
NFPA 1975 是火災及緊急事件防護服測試標準,常用于工業(yè)阻燃防護服阻燃性能的判定。防護服面料阻燃性能采用垂直燃燒試驗方法。另外,500 °F烘箱測試方法用來確定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要求將材料放于500 °F高溫烘箱內5分鐘,其中縮水率不能超過15 %,然后根據(jù)材料是否會點燃、熔化、滴落或分解來判定他的熱防護性能。
NFPA 2112是工業(yè)用阻燃防護服標準,是未來工業(yè)用阻燃防護服法律法規(guī)建立的試驗基礎。它綜合闡述了工業(yè)用阻燃防護服的熱防護性能要求,包括一系列的熱防護性能試驗。
(1)垂直燃燒性能試驗。將材料暴露于標準火焰12 s,將火焰移開后,判定其是否會被點燃和燃燒損毀長度等;
(2) 熱輻射和熱對流混合作用防護性能試驗,簡稱TPP法。 該方法測試是將一塊6平方英寸的布料放置于總能量密度為2 cal/(cm2·s) 的熱對流及輻射熱源下,然后記錄達到二級燒傷所需的時間。TPP值越高,織物提供的防護能力越強。和垂直燃燒試驗不同,TPP試驗可以告訴我們模擬人體皮膚透過各種不同的布料達到二級燒傷所須吸收能量的多少,也就是說TPP值越高,則布料對于暴露于高溫及高熱火焰下身體的保護性越好,單位TPP值更是熱防護性能的最直接體現(xiàn);
(3) 熱力人體模型試驗。該試驗是讓全身含有122個溫度測試器的6英寸高的人體模型穿上防火服,并使其暴露于12丙烷火焰噴射器所集合成的2 cal/cm2·s熱源中,計算機根據(jù)從122個溫度測試器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資料,模擬出人體皮膚可能受到的二級和三級燒傷度及部位。這是當今世上最先進的與真人尺寸相同的熱灼傷評估系統(tǒng)。為了更進一步模擬在實際火焰中人體的燒傷程度,用來測試整套衣服在模擬實際火焰狀況下,衣服所能提供的保護程度。通過此試驗,我們可預測身體可能達到的二級或三級燒傷度,全身燒傷度越低,則存活機會就越大;
(4) 熱穩(wěn)定性試驗與NFPA 1975 標準中500 °F烘箱測試基本相同。
EN 531是歐盟工業(yè)熱防護服標準。該標準對阻燃防護服的總體性能、尺寸的穩(wěn)定性、火焰蔓延、構造設計、尺碼標記和嘜頭、耐熱及融化金屬性能等內容作了規(guī)定。阻燃性能試驗方法采用EN 532進行。
EN 532是限制性火焰擴散速度的測試方法,該試驗方法是在垂直放置材料表面點火10 s。
判定標準如下:
(1)任何試驗樣品不應有燃燒蔓延至織物邊沿或是織物上端;
(2)任何試驗樣品不應有破洞形成;
(3)任何試驗樣品不應有燃燒熔滴或是熔融物墜落;
(4)續(xù)燃時間、陰燃時間須小于等于2 s。
EN 470是歐盟焊工及相近工種熱防護服標準,規(guī)定了阻燃防護服的材料要求、安全要求、設計要求、尺碼標記和嘜頭、用戶信息、識別圖案等。按規(guī)定方法對試驗樣品進行水洗或干洗后,沿用EN 532試驗方法進行面料的燃燒蔓延性能測試。除此之外,依照EN 348的要求對金屬細小熔滴物墜落后的影響進行評估。對檢測樣品進行水洗或干洗以后,若10塊檢測樣上平均墜落的熔滴物在15和15.5滴之間,那么要進行第二次10塊布樣檢測,評判應根據(jù)20塊布樣檢測的平均數(shù)據(jù)為準。
EN 469是歐盟消防防護服標準,主要考慮的是大型火災中對熱和火焰加以防護,不包括清除外溢化學物、森林火災、近距離救火、道路事故救助等特殊任務或特殊火險防護中使用的服裝。該標準包括防護服的總體要求、重要安全要求、附加要求、用戶信息、識別圖案和標記嘜頭。除耐火性外,外表層織物還應具備一定的物理性能,以適應外部環(huán)境條件,如熱應力。這些基本的安全性能包括剩余強度、耐熱性、撕裂強度、拉伸強度、尺寸變化和表面潤濕性等。該標準還規(guī)定任何用于消防防護服的織物,都必須通過耐熱性測試。
國標
GB 8965-98是中國國家阻燃服標準。該標準適用于工業(yè)爐窯、焊接、金屬熱加工、化工、石油等場所,從事有明火或散發(fā)火花或在熔融金屬附近處操作,以及在有可燃物質并有發(fā)火危險的地方工作時所穿用的阻燃防護服。該標準參照1988年同名標準與國際同類標準而頒布的工業(yè)阻燃服標準,并對阻燃防護服的整體性能、面料和縫線的阻燃性能、阻燃防護服的機械性能、構造設計、加工制作、成品標記、檢驗方法和包裝運輸?shù)确矫孀髁嗽敿氁?guī)定。其中面料的阻燃性能試驗采用GB/T 5455,該試驗方法類似于EN 532。經阻燃整理后的織物,達到二級者為合格,一級者為優(yōu)秀品。測試面料經過50次洗滌后,不得低于三級,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產品有熔化收縮現(xiàn)象為不合格品。